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服务类 > 土壤修复工程
>土壤修复工程

土壤修复工程

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是指对因工业活动、化学品泄漏、废弃物堆放等原因导致土壤受到有害物质(如重金属、石油烃、有机污染物等)污染的地块,采取物理、化学或生物技术手段,降低或消除污染物浓度,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修复目标值,恢复土壤功能或安全再利用的过程。

一、关键法规与标准

· 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2019年实施):明确谁污染、谁治理,要求污染责任人承担修复费用。

· 《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》HJ 25.4-2019):规范修复流程与技术选择。

· 地方标准:如上海、广东等地针对重金属、VOCs等制定更严格的修复限值。

二、修复内容(全流程技术与管理)

1. 前期调查与风险评估

· 污染识别:通过历史资料分析、现场踏勘确定潜在污染源(如化工厂、加油站)。

· 采样检测:网格化布点采集土壤/地下水样品,分析污染物种类(如铅、砷、苯系物)及浓度。

· 风险评估:计算人体健康风险(致癌/非致癌风险),确定修复目标值(如铅≤500mg/kg)。

2. 修复技术选择

根据污染物类型、地块规划用途(住宅、工业、绿地等)及成本效益,选择技术:

技术类型

适用场景

典型案例

物理修复

污染物集中、短周期需求

异位热脱附(处理有机污染土壤)

化学修复

重金属/难降解有机物

固化稳定化(铅污染)、化学氧化(苯系物)

生物修复

低浓度、长周期、生态友好

植物修复(砷污染农田)

联合修复

复杂复合污

化学氧化+微生物降解(石油烃+氯代烃)

3. 修复工程实施

· 异位修复:挖出污染土处理(如淋洗、热脱附)回填或资源化利用。

· 原位修复:直接在地块内注入药剂(如氧化剂)或安装抽提井(地下水修复)。

· 过程管控:防二次污染(如粉尘抑制、废水收集),实时监测修复效果。

4. 验收与后期管理

· 效果评估:修复后采样验证是否达标(如《土壤环境质量 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》GB 36600)。

· 长期监测:对敏感区域(如地下水下游)持续监测3—5年。

· 档案管理:建立修复全过程记录,供政府核查及未来开发参考。

三、案   例

番禺区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工程示范项目1

番禺区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工程示范项目2

番禺区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工程示范项目3

番禺区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工程示范项目4

技术服务类
更多>>联系我们
电话:020-34863693/15360808507
电邮:3351116369@qq.com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富怡路439号